本周沪指下跌0.84%,深证成指下跌1.55%,创业板指下跌5.14%。下周A股将如何运行?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
市场当前正站在年度级别马拉松行情的起跑线上,政策信号、外部信号和价格信号的陆续明朗将成为发令枪,绩优股的加速出清给机构提供了更好的入场时机,配置上短期可以用部分低估值顺周期品种过渡,待三大信号明朗后积极增配绩优成长和消费内需。一方面,从三大信号来看,政策信号上,11月是相机抉择加码的关键窗口期,政策不会缺席也不会一蹴而就;外部信号上,美国大选落地不会改变A股向上的运行方向,但对行情结构会产生较大影响;价格信号上,国内经济在数量指标上有明显改善,价格信号拐点还需要等待。另一方面,从行情特征来看,当前题材股行情和ETF规模激增加速了主动管理型机构重仓股的出清过程,主要机构投资者未来具备较大加仓空间,待价格信号明确后绩优股将迎来绝佳买点。
此前A股大涨的两个主导因素中的政策预期带来的催化边际减弱,但仍是当前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11月有多个重要会议需关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11月4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预计11月8号之后会有大规模增量政策落地;另外需要关注十一月美国大选情况,但外因结果并不会改变我们的趋势。短期内的市场波动性将受到多重因素共振的影响,然而影响A股中期趋势的根本是国内基本面+预期管理。随着A股三季报披露完毕,业绩端要转向看其边际变化。今年业绩差的板块及公司,三季报已经把利空出尽,盈利预测下调,其中消费板块有困境反转的可能,明年有可能业绩好转,后面看政策刺激拉动基本面改善。未来伴随政策加码,A股估值中枢有望持续抬升。
指数仍然有一定上行空间,但机会将逐步从β转向α。历史来看,短期市场迅速上行之后,市场通常会转为震荡上行,在各类政策的积极表态下,市场指数整体仍有上涨机会,但投资机会或将逐步从β转向α,未来一段时间投资结构的选择可能将更为关键。配置方向上,关注政策相关行业+风险偏好提升主线。未来一段时间内,政策的陆续落地情况或将是市场交易的重要主线,建议关注有望受益于政策落地的泛地产基建相关资产以及并购重组相关方向。此外,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将有助于成长板块的估值修复,军工、TMT、新能源板块的部分个股或许有自下而上的机会。
短期市场演绎的两条主线都出现了低性价比信号:1. 提前抢跑25年景气拐点的行情已明显扩散,演绎到了供给长期调整,但需求改善可见度偏低的周期品。2. 交易资金定价小盘成长风格,市场博弈的复杂程度也已处于历史高位。现阶段,行情内生动力正在走弱,行情延续需要外生刺激(政策强刺激验证,中短期基本面改善可持续的线索)。未来一周,市场高度关注三个重要验证:人大常委会验证财政刺激具体方法,美国大选可能确立特朗普交易,1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是市场推演宽松周期的又一个关键节点。
11月可能延续震荡偏强的结构性行情。(1)分子端:11月经济和盈利可能有所修复。一是经济预期可能有所修复:内需修复下消费继续回暖、低基数下出口可能回升、财政政策发力和地产放松可能导致投资增速有所回升。二是企业盈利可能有所修复。(2)流动性:11月可能进一步宽松。一是美联储11月大概率继续降息,国内可能跟进宽松,逆回购增加、降息降准都有可能。二是11月微观资金可能继续改善。(3)风险偏好:11月政策可能继续支撑风险偏好。一是美国大选对国内情绪有扰动,但一旦落地,不论谁当选,市场情绪都可能有所修复。二是11月美联储大概率降息。三是人大常委会明确财政政策,可能提升国内市场情绪。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重磅信号,四季度宏观调控预期显著增强。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同时推出多项重磅政策,财政部、发改委多措并举,经济有望企稳回升。美国制造业PMI略超预期,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超预期,11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增强。随着国内宏观调控、促增长政策持续落地推进,市场有望企稳反弹,建议关注芯片、家电、非银金融、新能源、有色等板块。
市场交易/情绪指标方面,换手率较9月大幅增加,处于2016年以来最高,成交额占前高比例数值为100%,个股趋势指标持续回升。投资者行为方面,回购规模环比回落,产业资本继续减持,且环比净减持幅度走阔,主体资金流处于上行通道,主因10月融资余额表现较强,有效对冲新发基金、外资项的弱势。综上来看,10月份市场延续上月底较强走势,大多数指标较上月持续回升,部分资产联动指标以及交易指标接近2024年年初,静待赛点2.0新击球点。
本周市场震荡整理,主要宽基指数多数收跌。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后市将是“在区间震荡中寻找中线底部”的走势。其中,区间上沿是10月8日、9日阴线的部分,而区间下沿则是9月30日的跳空缺口。一旦大盘在未来2-3周内完成对10月18日低点的“确认”,那么后市有望进入“快速上涨-震荡整固-再度拉升”三部曲中的“再度拉升”阶段。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注重操作纪律,以区间震荡的思路进行高抛低吸,逢涨不着急追高,遇跌则果断增配。行业配置方面,建议以“金融+科技”为主线,通过择时进行仓位加减,并且在选定的赛道内做好“高低切换”,同时辅线适当注意“轻指数、重个股”。
就中期而言,稳健高分红的国央企以及部分应收账款占比较高的央企龙头(如:建筑、环保等行业龙头)以及市值“破净”的地方国企才是本轮市值管理、并购重组与财政大力度化债政策下最受益的方向。整体而言,当前我们建议配置上重点关注政策上有边际催化的方向,包括以半导体/计算机/军工为代表的科技,兼顾化债和资本市场(央国企)等。海外方面,我们认为市场出口链、港股科技等前期因特朗普当选预期而调整的板块或出现“逐步逢低布局”机会。同时,建议优选有色金属、工程机械、电力设备等细分领域。
24Q3全A盈利回升中,但非金融两油业绩延续寻底,内需不足和产能过剩仍制约基本面改善。结构上24Q3部分TMT和制造细分行业景气度较高,如电子、通信、汽车、家电等,非银金融当期业绩弹性较大。当前A股正处熊牛转换中,接下来关注基本面验证情况,中期布局基本面更优的科技及中高端制造,并购重组机遇也应关注。